5月1日是勞動節,衛福部國健署2017年調查發現,超過60%的工作人口曾表示近一個月感到身體不適,以骨骼肌肉痠痛占35.2%最高,其次為眼睛乾澀33.7%、疲勞或精神不振近29%,健康堪憂。
國健署分析「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」,發現國內工作人口自述身體不適比率攀升,骨骼肌肉痠痛占率從2016年的33.6%升至35.2%、眼睛乾澀自27%暴增至台北植牙33.7%、疲勞或精神不振從25.8%升至近28.3%,將積極推動職場健康促進,改善國內工作人口健康。
北醫公衛學系副教授、國健署北區健康職場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陳叡瑜說,國人的工作型態久坐不動、維持相同姿勢或固定搬運等造成的嚴重骨骼肌肉痠痛,是每年申請職業病給付最高的類別,藍領或白領皆可能發生,其次則睡眠不足或用眼過度引發的眼睛疲勞。
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,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,年長者愈來愈多,站在預防保健角度,健康促進應從中壯年開始,此年紀的族群仍在職場打拼,多數工作者一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職場,公司是促進員工健康行為的關鍵場域。
當牙齒嚴重磨損、碎裂、變形甚至缺失活動假牙時,便可能需要全口重建。進行全口植牙的病人可能有咬合修復的需要、有多處大蛀牙、有因磨牙而導致的牙齒磨損、牙齒開裂、斷裂或大面積的齲蝕。我們會就您牙齒所需的美化及功能進行設計,並制定全面的治療計劃。我們致力改善您的口腔功能,同時亦改善您的笑容。治療程序可能包括牙冠、貼片、牙橋或植牙。選擇進行全口重建可以為您大大改善口腔功能、外觀及整體健康狀況。
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,研究證實,職場推動健康促進可降低員工離職率、病假率及工作意外,且提高生產量;員工也可改善健康、減少工作壓力及增加工作滿意度。
職場推動健康促進可從幾處下手,由老闆當眾允諾公開簽署、訂定公司健康政策並實地參與,採爬樓梯打卡、員工餐廳蔬果置於前面易取區、訂購健康餐盒及供應白開水或無糖茶飲取代含糖飲料,推廣辦公室健康操、公司園區健走,由專人成立健康推動小組,並以運動券、腳踏車或蔬果當作獎勵。
林莉茹說微創植牙,截至去年全台已有1萬8274家職場通過健康職場認證,目前全台在北、中、南三區設有健康職場推動中心,提供有健康促進需求的職場進行植牙過程實地輔導及諮詢。
植牙就是把鈦金屬做的牙根型的圓柱體(植體)植入口腔缺損牙齒的齒槽骨中,取代牙齒的原有之牙根,待三至六個月後植體與骨頭緊密結合後,才能在鈦金屬上製作假牙,始能替代牙齒的行使功能,因其植牙體部分深植牙床骨內,故不需要與自然牙齒相連,即能承受正常之咀嚼力量,功能美觀上幾乎與自然牙無異。植牙的費用也因療程而異,依照一般單顆植牙的參考費用為五萬至十萬元不等,但還需經由醫師初步診斷口腔狀況,才可確定實際費用。植牙後我想不需要再做美白牙齒了,因為植牙下去跟你原來牙齒的顏色是一樣的,色澤渾然成真,如同自然牙齒顏色一樣。植牙後可以做矯正。無論是年齡或是意外等因素造成的缺牙,植牙是找回生活便利性與自信心的必需選擇,尤其是恢復咀嚼功能,不用再眼巴巴望著美食卻無福消受,從外觀上也能恢復臉部往日的立體感,開口說話或大笑時無須再遮遮掩掩。 但是過去植牙手術帶來的疼痛感,讓不少人視植牙為畏途,寧可一口爛牙也不願進牙醫診所,國際醫學研究更指出,牙齒不健康除了妨礙進食,還容易導致腸胃道疾病出現。幸好在科學輔助器材的快速發展下,目前植牙手術已經可以將傷口達到最小化,大幅縮短手術時間,同時減輕治療過程中患者的不適與疼痛。